联系我们
从海淀家长到顺义全职太太,再到湾区华人妈妈,任何一个人都奔波在鸡娃路上不敢停歇,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决定教育上限的,不是爹妈花了多少钱多少时间,甚至不是用尽洪荒之力鸡娃、风雨无阻接送辅导班,而是家长的认知水平。
但现实残酷,花钱鸡娃也逃不过烂尾,学渣中考分流,普娃高考进不了一本,学霸浑浑噩噩混完大学,毕业当天就成了待业青年;
留学的情况也不乐观。百万千万投资爬藤,跑到地球两极刷履历,回国找份几千块的工作,就是这里面佼佼者。
之前不少人做留学顾问,但现在这个赛道名校生扎堆,教师行业面临过饱和淘汰,只能继续供养,考研考公…
我小外甥女,在四线城市的普通初中读书,年级排名300来位,物化政学不明白,爹妈无力辅导,经常在50分(折合成100分制)上下波动…
但她们全家就像打了鸡血,一门心思让娃读大学。我理解是因为她爹妈都不是大学生,所以一厢情愿的认为:如果自己当年是大学生,命运就会变得不一样…
211毕业都难找工作,你们让娃读个二本三本有什么意义?花三年时间读个高中,还不如读包就业的职专,省钱省时间。
拿出十来万送她出国读书,高一成绩申请澳新的项目,本科文凭,实习领工资,清单职业包就业拿身份…
本来嘛,卷高考是为了让孩子比你们过得强,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已经阻断了这条路,与其砸十几万辅导费考个无用的文凭,还不如换条容易的路走…
但生活在四线的堂姐理解不了,她只看到自己大学毕业的同学混得比自己好,所以很坚定地把娃送进了高中,还不是重点。
我只能叹气。对小外甥女来说,改变人生的路明明有很多条,但兜兜转转还是走到了「刷题卷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老路…
一线城市和小地方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地方越小,越没有选择,只能拼尽全力去卷一个本科。
北京海淀本科率将近 90% ,普通县城的一本率你知道是多少?可能孩子要考到年级前 50 ,甚至前 20 才有机会上。
而且大城市的选择不只是高考,还能走科技特长生、走强基、降分录取。甚至有些家庭给娃规划身份,通过香港高考 DSE 华侨生联考,一个二本的分数线…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带娃去新西兰,一种原因是为了让小孩体验国际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就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
作为一个国际教育的自媒体,我总不能对没经历过的东西靠脑补说三道四。此行的收获确实很大——
比如,去之前所有人都说新西兰教育不卷,这是它吸引中国爹妈的王炸,但去了才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卷的学校比贝赛思还激烈。
有个公立男校每周都在2000人的礼堂开晨会,一排一排条凳上贴着编号,年级后面跟着字母A到N…
我问校长啥意思,他说这是考试排名。最优秀的学生坐前排,成绩差的靠后站。每周考试每周排名,开晨会的座次上直接体现。
当时听得我非常震惊。国内这几年持续给小孩减压,学校一直在去排名化,成绩不让公布,不准分快慢班,结果不卷的新西兰,男校玩得都是狼性文化。
主要因为纽村教育普遍佛系,一年高中毕业生7万多,本地很少人愿意爬藤,找工作老板也不看学历只看能力,谁还会傻到几百万买个无用的学历?
放学没有作业,填满各种运动项目;课程花样很多,开学第一天连续两节烹饪课;学科内容初中追求广度,科学课从天文地理讲到了基因工程(姐姐的课);老师很随性,体育课一高兴,直接带娃们海边徒步…
国内的学制是幼升小、小升初,9年义务教育划片直升,然后就是两次选拔,中考和高考,凭分数择优录取,进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
国内按学制分中小学大学,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是课程制,它不是凭分数录取,而是积分进阶。
按课程难度,新西兰课程分9个级别,高中可以读2、3级课程,4、5级相当于大专,7级相当于本科,9级读完博士毕业。
有一次探校,看到一群小孩在厨房切鱼片,以为他们都是新西兰未来的厨子,老师指了指课本说,是当地高中生在上2级烹饪课,学习处理食物。
级别课程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不需要高考这种筛子,日常表现和测评综合打分,最后拿高中学段积分申请大学,包括全球排名60多的奥克兰大学…
在我探访过的20多所学校里,艺术音乐体育烹饪很平常。但,实战创业你见过吗?驾驶模拟器你做过吗?还有一家学校帅炸了,我去的时候,老师正在教一群小孩焊摩托…
国内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人多学位少,升学只能靠抢;纽村人少学位多,大学众星拱月,排队送终身充电机会…
那都是多年被美英洗脑了,北上广深没套可卖的闲置房,就不敢让娃放弃卷高考。
其实,留学不全是英美动辄大几百万的价格,中产家庭高攀不起。像新西兰一年的学费,公立中小学一年14000刀左右,约6、7万人民币而已。
认识一个朋友当年掏出工作赚的钱申请了奥大商学院的硕士,修够学分毕业花了7万多刀。好在硕士博士可以打工,后者配偶还有工签。如果是读PTE稀缺专业,比如幼教护理,一年半载带实习能开始挣钱。
真正的聪明人不太会选奥大,学历好看,但读起来价格昂贵、作业枯燥、就业困难。性价比完全不如一墙之隔的理工学院——
如果不走出高考,和海外读书工作的他聊聊天,是很难认识到这样一个世界还有很多面。
毕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爹妈只看排名,乱花钱乱选专业,最后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烂尾娃…
是家长想做无用功吗?不是。前赴后继让小孩卷名校,因为他们不知道,国内外学历快速贬值,读个理工学院、学门手艺,更有投资回报率。
决定教育上限的,不是爹妈花了多少钱多少时间,甚至不是用尽洪荒之力鸡娃、风雨无阻接送辅导班,而是家长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