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比往届更加受到各界关注。在延安参加大赛同期实践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业者们,在7月给习写了一封信,汇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心得体会。8月15日,习回信给同学们,希望我们大家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这封回信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各大高校,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学习体会回信精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广西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座谈会、广播网、新媒体互动平台方式组织广大师生学习。重庆、陕西等地也召开了座谈会,并邀请部分高校的团委负责人、学生干部、参赛选手、指导老师等交流心得。
习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关心,激励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深入校园,高校学生日渐成为了社会创业中的生力军。那么,当前大学生创业的规模如何?发展前途又是怎样的呢?
201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1767所高校43万多名在校或刚毕业大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高涨。《报告》显示,89.8%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有12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曾有过创业经历,占调查总人数的28%。
“不管来自什么专业,都有同学在创业。”来自清华大学的“清牛VR(虚拟现实技术)”创始人邱璧璇告诉笔者,清华校园内学生创业的氛围浓厚。而在她办公地所在的中关村智造大街,暑假期间也仍能够正常的看到大学生创业者们在埋首办公。
共青团中央等单位每两年组织举办一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八届大赛有来自内地152所高校的200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
教育部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辐射面广、影响力大、指导性强。今年的第三届大赛覆盖了2241所高校、150万大学生,参与大赛的创新项目多达37万个。相比第二届大赛,今年的比赛参与人数和团队数量分别增长2.2倍和1.7倍。
“通过参加比赛,我们不仅仅可以得到专家们专业的指点,更能够因此而结识其他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互相学习,寻找合作的机会。”农业项目“小满良仓”创始人张旺告诉笔者,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他是给习写信的发起人之一。
各个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支持和助力,也十分重要。其中最突出的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早在2002年4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就成为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创业教育开始落地生根。
201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创业工作,于8月出台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础要求(试行)》,将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并系统性地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大纲。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建议》出台,明确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和目标。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建议》,推动了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向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发展。
“创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谁也不能够确保自己毕业后一定能驾驭好一个创业企业。所以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抗风险的能力。”现任清华X-空间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执行主任的毛东辉这样说。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年度全球报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创业产业分布差异较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处于效率驱动阶段的经济体,创业活动则集中于零售业、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等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与运输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制造业”与“批发和零售业”是大学生创业选择的前3位。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双创”等政策的落地,大学生创业项目也更倾向选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或者是满足社会需求缺口的领域。
来自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的研究生林丹在两年前开过一个川菜馆。而今年,她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书虫”(BookHunt)——一个采用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共享图书、强化阅读圈子的社交产品。LBS是利用互联网定位方式来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随着移动终端(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的推广,它也慢慢变得受到创业者的欢迎。
谈及第二次创业选择这一项目的原因,林丹说:“我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买书。处理闲置书籍的烦恼、缺少同伴交流读书心得的苦闷让我萌生了帮助别人处理闲置书籍的想法。但真正思考项目操作时,这些年流行的 ‘共享’和 ‘社交’概念对我也很有启发。”
同样,科技的发展的新趋势也影响了邱璧璇的创业品牌“清牛VR”的经营事物的规模。“2014和2015年是VR概念最热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想通过VR技术来制作产品。”2017年7月8日,《新一代AI发展规划》出台,业界一致认为,AI将会成为下一个科技领域的风口。“在参加今年的第三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时,我们就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邱璧璇说,“以后如果技术更新迭代,我们也会将最新的技术加入到我们的内容呈现中来。”
“从2013年开始,做线上应用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有很多。而这几年来,靠高新技术立足的团队则慢慢的变多。”清华X-空间主任毛东辉告诉笔者。她负责的清华X-空间已经进驻了1100多家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创业也要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她这样认为。
而未来的大学生创业领域趋势,根据《报告》预测,有极大几率会出现新热点的十大创业领域是:互联网服务业、教育和培训行业、健康管理行业、银色行业、信息安全服务行业、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泛娱乐行业、物联网行业、绿色环保行业及创业支持与服务行业。
投入创业大潮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选择大多有着很清晰的思考。当被问到“创业的动机”这样的一个问题时,林丹说:“我也曾经实习过,那种为别人工作的满足感远不如自己为自己工作。那种自我驱动、独立处理问题、还可以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感觉,是创业以外的其他工作满足不了的。”
林丹的出发点与《报告》中的一份数据不谋而合:七成以上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出于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其中,中国37%的在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是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纯粹为了赚钱而进行创业的在校生只占总体的16%。
开物投资合伙人王秋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创业者不要以赚很多钱为价值引导,应该做一些对社会进步、对产业进步有意义的事。“当你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自然能赚到钱,自然能找到支持者。”王秋虎说。
这也和邱璧璇进入教育和医疗的虚拟现实内容制作领域的原因相契合。她说:“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知识,来改变医疗和教育行业的一些现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一名PS技术越来越厉害的设计师。”
“很多外在的资源都是能够最终靠各种方式得到的,但是内心的成长、对整个创业意识的理解,都是很难得的。”张旺也如此告诉笔者。特别是此次在延安参加活动后,张旺的感受更为深刻。“延安精神对我触动很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够应用在我们探索和使用户得到满足跟需求上,艰苦朴素、自力更生传统则激励我们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而实事求是就是让我们用数据来验证自己。”
“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尽快找到发展的主线,希望得到更多认可和资源,成为厉害的公司,帮助更多人。”邱璧璇说。
“我希望项目可以尽快成型,拥有足够多的用户,让大家能通过借书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林丹说。
“我想对接延安的农户,帮助老乡把农产品卖得更远,帮助延安更好发展。”张旺说。
对于那些想要投入创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呢?王秋虎讲述了他选投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标准。第一,他们是否有远大、长久、正能量的价值观;第二,他们能否找到并且了解一个有潜力的市场;第三,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有变革性的力量,比如技术、商业模式等。第四,他们的团队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
“这4个标准里,能够有两项做到‘A’我就愿意去投资。”王秋虎说,“如果有一个团队四项都达到‘A’,我相信他们未来会创造一个上市公司。”
毛东辉认为:“国家强就要企业强,一个良好的ECO必须能持续地有新的生命诞生,社会上的企业也应该生生不息地产生。大学生创业应该成为造血系统,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