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联合策划的全媒体改革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关注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技能增长、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地位增高的技能生态链,加快建设高素能劳动者大军。实施《江苏五一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五年规划》,构建具有“工”字特色的大国工匠、江苏五一工匠、市级工匠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一是发展高水平技工教育。推动将技工教育纳入县级以上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和公办学校教师配备标准,支持县(市)建设高水平技工学校、设区市建设省重点技师学院,探索建设高级技师学院。
二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载体梯度培育机制,带领企业自建、联建各类实体化培养载体。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化的经济等关键领域,深入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快速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方面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强化竞赛选拔机制,完善技能人才类评选表彰制度,定期评选一批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
“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行动,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支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在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开设“劳模工匠大讲堂”,在高等学校设立劳模工匠兼职导师。组织并且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 组织引领全省广大职工“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大国工匠”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在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共有24名江苏选手走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累计获得了8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和4个优胜奖。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江苏省选手取得2金的优异成绩:常州技师学院宋彪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苏州王森西式餐饮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蔡叶昭获得烘焙项目金牌。宋彪以全场最高分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大奖”,实现了我国选手在此领域零的突破。
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江苏省选手共取得5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盐城技师学院赵智俊获得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李骏飞获得烘焙项目金牌、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刘欣茹获得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金牌、南京技师学院杨艺杰获得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苏州技师学院曹佳豪获得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金牌。
近年来,我们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广泛开展各层级多形式的竞赛活动。持续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赛事活动。重新修订《江苏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规范全省引领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注重将竞赛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支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组织全省班组长培训班,指导各设区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同时将设区市总工会重点组织的竞赛作为省总工会重点支持竞赛项目,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和精神奖励,不断激发产业工人投身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是南京玻纤院先进材料公司的郑龙海,是一名电气工程师,这张图片是我们团队设计的《大尺寸复杂异型预制体表面绒纱自动仿形裁剪装备》,该裁剪装备在2024年度江苏省总工会举办的“五小”创新活动中被认定为“小设计”省级优秀项目。大尺寸复杂异型预制体作为航天飞行器核心部件复合材料增强体,采用数万根纤维仿形编织成型,表面会形成杂乱无序、软塌的绒纱,在复合成型前,需将表面绒纱进行精准裁剪,人工裁剪存在效率低、表面均匀性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自适应负压仿形裁剪技术,研制出了表面绒纱自动仿形裁剪装备,实现裁剪效率提升230%,精度提高400%,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国家重大装备配套产品的快速、高质量研制与交付。
我们积极推动各类群众性创新活动,像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以及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在众多企业中火热进行着。为了让这些活动更好地落地,我们逐渐完备发挥企业班组作用的相关制度,以班组为基础单元,激发每一位产业工人的创新热情,让大家能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察觉缺陷、思考解决方案,踊跃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产业工人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相关工作,让他们的创新成果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现价值。
江苏省总工会开展了“劳模工匠助企行” 专项行动,以此为契机,对近5年来全省各级职工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和 “五小” 项目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建成了全省职工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库。用户只要登录江苏工会服务网,点击 “工匠学院” 版块就能进入。在这个成果库里,所有入库的创新成果都包含了项目介绍、主要创新点、所获荣誉以及对接联系人等详情信息,有效地推动企业和职工利用现有的成果进行再研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