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
联系我们
院坝会上话农事,田间地头送服务,走村串户解农忧……面对面听“呼声”、实打实解难题,去年以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工作要求,深化“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学习实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解决烟农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目的是想让大家都讲一讲种烟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交流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增收夯实基础,谁先来?”
“我先说。今天我专门说一下种烟和西葫芦的经济效益。”南大村烟农李金伟第一个发言,“先说经济收入,我栽了20多亩西葫芦,每亩产量1200公斤左右,加上烤烟的收入,这样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不仅能充分的利用土壤肥力,也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
去年年底的一天,大可烟站烟农培训室里,一场经验分享会正在进行。烟站站长柯昌磊话音刚落,就有人举手“抢答”。
李金伟所说的“烤烟+西葫芦”是石林烟区创建的粮烟协同示范模式之一。为实现粮食增产、烟叶稳产、农民增收,石林县着力构建科学的粮烟耕作制度,发挥烟叶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等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红薯、百香果、菜豌豆、豌豆尖种植以及羊肚菌培育、玉米制种等,助力村民多元增收。尤其是在粮烟协同示范区,亩均综合产值超过1万元,在稳固“金叶子”的同时,有效保障了“米袋子”“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户“钱袋子”。
“我也来说两句。我今年种植的烟叶长势好,收入不错。”岩子脚村烟农陶福平接着说,“这主要归功于烟站挂片职工和技术员的正确指导。”
陶福平2024年开始自己种烟,从育苗袋到漂浮育苗,从“牛车拉水”到现在“管网供水”,从人工翻犁到机械化深耕,自小帮父母种烟的他,见证了烟叶生产的变化。陶福平说:“我现在种烟比我爷爷、爸爸当时轻松多了,线上能够最终靠视频学技术,线下深翻晒垡、移栽、大田都有人指导,还有专业化服务队提供专业服务。”
“小陶的话有道理!原来总怕烟长不好,施肥过多。现在按照烟站的施肥建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科学合理。这几年我一直按照施肥指导单施肥,烟叶长得不错,大都符合‘中棵烟’标准。”一旁的烟农王玉梅附和道。
没有空谈,增收的方法敞开说,发展的路子铺开讲,围绕烟田管理、绿色防控、成熟采收等关键环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介绍着好做法,带着满满的收获,大家对新一年的烤烟种植信心更足了。
“以前我一天才能收一亩烟,现在有了山地轨道运输机后,来回只要10分钟就能把鲜烟叶运到路边。”岩子脚村烟农詹正祥说。
走进大可乡,放眼望去,万亩烟田绵延在山林沟壑之间,地形复杂。以前,这里的鲜烟叶运送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还让村民吃了不少苦头。
以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统领,以全面全程机械化为抓手,在石林县局(分公司)的支持下,大可烟站基于现有标准化生产模式,引入自走式山地单轨运输车,降低烟叶采收运送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烟叶损伤,保证烟叶品质、提高烟农收益。
“以前,我们运送烟叶主要是靠人工背,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山地运输车,几分钟便可完成运输任务,既省时又省力,大家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与实惠。”岩子脚村党总支书记詹伟说。
大可乡在轨道铺设上进行了精心规划,引进的自走式山地单轨运输车轨道总长300米,最大承载重量达到500公斤,单轨道运输机安装受地形地貌限制小,不需要开辟专用线路,能有很大成效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对山体、植被和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不仅可稳定爬坡、转弯、前进、倒退以及随时制动,同时兼顾占地空间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使用年数的限制可达十几年。
除此之外,自走式山地单轨运输车还能运送玉米、肥料等,实现“农资上山、农产品下山”,逐步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下一步,石林县局(分公司)将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服务烟农”目标,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形成规模效应,让农户真真切切享受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烟叶好不好,关键看烘烤。”每逢石林烟叶采烤季节,随处可见烟农采摘、搬运、编烟、上炕等繁忙景象。石林县局(分公司)立足烟区发展和烟农需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4年11月19日,大可烟站党员李红星(左)到农户家中指导烤烟分级。王婷摄
——队伍建设承诺制。以生产节令为着力点,以生产技术标准落实为重点,以维护烟农利益为落脚点,建立领导班子挂点、股室挂站、党员挂户的服务格局,在烟叶采烤、收购期间,全县12个烤烟收购点分别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充分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烟农进行鲜烟分类、编竿、装炉、分级等工作,解决烟农急难愁盼问题。
——设施保障绿色化。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烟叶生产—烟秆回收—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烟叶生产”的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共建成生物质颗粒加工线条,推广使用机械化拔秆作业机81台,生物质能源烤房8117座(其中变频烘烤烤房1700座、电能烤房40座),生物质颗粒自给率达80%以上。
——组织管理网格化。建强“烘烤师—烘烤主管—烘烤技师—烘烤示范户”四级烘烤技术队伍,梯度打造专业方面技术服务队伍;落实技术人员包户负责制,在烤房张贴“烟叶烘烤指导服务联系卡”,公布技术人员电线小时提供服务。
——技术指导全程化。2024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900余场次,培训烟农33000人次,实现烘烤人员培训率100%、科学烘烤工艺覆盖率100%,推广使用“生产服务助手”智慧烘烤平台系统,及时帮助烟农解决烘烤问题。
下一步,石林县局(分公司)将继续推动党建与烟叶工作深层次地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真正让“绿叶子”变成增收的“金叶子”,鼓起烟农“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