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我院光荣入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此次评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旨在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中表现突出、成绩非常显著的集体与个人。我院从全国数万家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充足表现了国家对我院总实力和社会责任的高度认可,彰显了全体交大一附院人“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的使命担当。
3月30日,医院在陆港院区召开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以“国考”为起点,临床专科能力提升为抓手,提供医院管理专家交流平台,推动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韩建峰副院长主持大会。医学部孟晓军副主任做开场致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李大江部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我院王铮院长助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政策研究员蒯丽萍分别做了报告。随后进行了圆桌会议讨论。韩建峰副院长表示随着国谈药品常态化,进医保的新药品种会慢慢的多,对医院如何“创新药规范遴选与科学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合理用药和合理控费显得尤其重要。会议结束后,各位专家参观我院陆港院区急诊中心、国际诊疗部、神内内科智慧病房,并观摩了脑机接口设备演示。
近日,由我院主办的Magnetic Medicine(《磁医学》(英文))创刊号全部文章上线。期刊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任、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加拿大微创外科教授Michel Gagner担任荣誉主编。创刊号共收录6篇文章,1篇Editorial、4篇Review、1篇Research article,研究主题涵盖铁基磁性纳米材料的代谢与免疫调控、钆基MRI造影剂的生物效应、磁压榨吻合术以及微/纳米级热疗,作者团队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磁医学》(英文)是全球第一本专注于磁技术在临床转化及生命健康领域应用的英文期刊,采用开放获取模式,季刊。
3月27日,我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行风领导小组会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菊、副院长韩建峰出席会议。行风办罗俊主任通报了陕西省卫健委行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架构调整情况,传达了陕西省卫健委相关行风政策文件。会议对2025年度行风建设工作要点、大型医院巡查行风建设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韩菊副书记对行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行风监测点位设置,加强全流程管理,完善闭环机制等,希望在大型医院巡查中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展示医院在行风建设中的优势和亮点。韩建峰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行风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检查是长期持续的。
4月2日,招标采供办公室组织召开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专题工作会议。副院长、招标采供办公室主任毛慧萍、副主任马珂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负责人依次围绕招标委托项目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问题及整改情况及培训计划进行了阶段性工作总结。毛慧萍主任结合招标采购工作普遍的问题和风险点梳理,要求各招标代理机构常态化做好业务培训,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马珂副主任结合以往难点问题,要求各招标代理机构增强服务能力,建立防范围串标机制。副院长进行会议总结,围绕“责任、能力、高效、廉洁”对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予以强调并提出要求。
4月2日,中美心连心手术队(OHB)合作交流35周年纪念活动在心血管外科会议室举行。华盛顿医疗之星心血管研究所心脏外科前主任Jorge Garcia教授、华盛顿医疗之星心血管研究所首席麻醉医生Daniel Chou教授、OHB手术队队长Robert Gilbert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达噶教授以及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共聚一堂。心血管病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说到35年前,心连心手术队将国际先进的心脏手术技术带到西安,开启了我们心血管外科新的历史篇章。35年来,美国专家们不辞辛劳,将技术、经验、爱心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们,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与希望。Jorge Garcia教授说到,当年我们医院每年完成2000例心脏手术时,这里才200多例。如今你们不仅在手术量上远超我们,更在大血管外科和心衰治疗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OHB手术队成员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和医护人员陪同下,参观了心外科病房、ICU等区域。
3月27日,由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OPO大会·第一届OPO发展大会暨2025年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圆满召开。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相关通报了2024年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有关数据情况。我院OPO 2024年遗体器官捐献数量单医院OPO全国第三,荣获2024年度全国OPO综合能力评估十佳单位。通过大会数据获悉,2024年度,我院遗体器官捐献肾移植全国第3、肺脏移植全国第7、肝脏移植全国第9、心脏移植全国第11。
3 月 27 日,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超率队赴我院开展知识产权特派员入驻前调研工作,院长助理兼科学技术部部长吴岳,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吴荣谦等出席会议。吴岳指出医院正处于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关键阶段,通过专利导航分析,聚焦临床诊疗难点与前沿技术领域,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专利开通快速预审通道,缩短授权周期,提升转化效率。王超副主任介绍了中心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承担的三大核心职能及正推进相关审查领域新增的工作。双方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及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一同探讨 “知识产权 + 医疗创新” 融合路径,为知识产权特派员入驻工作奠定基础。
4月1日,陕西省药监局专家组对陆港院区进行为期两天的GCP备案监督检查。检查组组长首先宣读检查通知书,明确检查目的与纪律要求,并详细的介绍检查流程。我院院长助理兼科技部部长吴岳表示格外的重视临床试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全力配合陆港院区备案检查工作。随后,医院GCP中心、伦理委员会及各专业组负责人依次进行工作汇报。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文件审查、人员访谈等方式,对机构办公室、伦理办公室及各备案专业组展开检查。反馈会上,检查组对整体情况作了简单总结和肯定。GCP中心陆明莹主任表示,医院将针对反馈问题立行立改,持续强化全员GCP意识,为陆港院区的高质量临床试验开展筑牢基础。
3月26日,陆港院区召开首届疑难病例研讨会,来自30个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师、规培生、进修生和浐灞国际港区域的新筑社区医院、新合社区医院及周边协作医院等100余人参会。陆港院区副院长李红霞强调,研讨是培养青年医生临床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机制+技术”模式开展的多维度案例分析帮助医疗团队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诊断路径,为医院高水平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研讨会由神经内科提供的一例复杂的鼻窦炎合并颅内感染病例展开深入探讨。神经内科罗国刚主任表示,研讨旨在助力医疗人员培养精准的诊断思维,提升对病情的整体把控能力,从而能够站在宏观角度,对病情做到高屋建瓴、胸有成竹。
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受邀参加第六届健康科普大会并受聘为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导师
近日,第六届健康科普大会暨 2025 健康科普传播月启动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作为健康科普领域的年度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我院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受邀参会,并受聘为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导师。在多年的工作历程中,李维新教授积累了丰富的健康科普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自媒体行业蒸蒸日上的浪潮中,其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凭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关注。
4月1日,医院首批学科行政助理聘任仪式圆满举行。副院长李磊、院长助理马欣、相关临床学科主任、职能科室主任和首批受聘行政助理等三十余人参会。人力资源部陈伟部长介绍了学科行政助理岗位的战略意义,并宣读聘用决定。李磊副院长、马欣院长助理为13位受聘学科行政助理颁发聘书。感染科主任何英利与受聘学科行政助理董潇妮作为签约代表上台,郑重签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行政助理岗位工作任务书》。作为首批受聘学科行政助理代表,人力资源部冯春妮发言。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代表临床科室发言。李磊副院长指出,学科行政助理要始终秉持“服务临床、创新管理”的工作理念,充分的发挥管理优势,为学科建设注入新势能。
在刚刚过去的3月,交大一附院各党支部、团支部、志愿服务队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将“学雷锋”行动与争当“一附院最美奋斗者”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组织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社区、进乡村、赴基层、聚云端,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入千家万户,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充分的发挥学科特色,以健康行动传递公益温度,坚持服务基层百姓,以公益实践赋能医院发展,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以志愿服务点亮健康生活,以实际行动高举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以青春热血展现新征程的奉献担当,在本职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4月3日,陕西省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在我院正式设立,同时开设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出席仪式并致辞。随访门诊将围绕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针对术后随访管理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核心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以及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帮助患者更早拥抱移植后高质量生活。血液内科主任贺鹏程表示,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全程管理中,把握发病初期的黄金窗口进行早筛、早诊、早治至关重要。随着新版医保目录的落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创新药物也正惠及更多患者。
中西部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及膀胱肿瘤全链条诊治学术活动暨膀胱肿瘤精准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在西安成功举办
3月29-30日,由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西部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及膀胱肿瘤全链条规范化诊治学术活动”在西安召开。开幕式由泌尿外科范晋海教授、吴开杰教授主持,泌尿外科李旭东教授、西安交大二附院种铁副院长、我院李磊副院长先后致辞。学术环节讲座专家们就根治性膀胱全切的手术经验与术后管理、保膀胱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等疾病的日间手术模式经验展开交流。大会前一天,还举办了“2025年膀胱肿瘤精准诊疗新技术学习班”。我院李磊副院长、榆林分院吴开杰副院长分别致辞。理论授课环节由三部分所组成,演讲专家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分享,参与学员表示收获颇多。
3月29日,陕西省呼吸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在汉中召开2025年度医疗质量提升培训活动。呼吸疾病诊疗质控中心主任杨岚教授、石志红教授、李洋教授、西安市胸科医院李建英院长、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王平教授、长安区医院王小健教授前往汉中。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亢西强调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低知晓率并存,亟需通过质量控制推动诊疗标准化。随后,杨岚教授、石志红教授、李洋教授分别做了报告。李建英教授、李王平教授、王小健教授分别就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门诊标准化电子病历的书写等方面做了深刻的解读及分析。
近日,血液内科承办的第四次AL型淀粉样变多学科诊疗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邀请了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介绍国际最新指南进展与先进的临床研究及全流程管理体系实践经验。同时汇聚了上海、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影像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轻链(AL)型淀粉样变这一罕见疾病的精准诊疗展开深入研讨。陕西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刘利教授与我院血液内科主任贺鹏程教授分别致辞。血液内科刘华胜主任医师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燕教授主持学术环节。参加会议的专家分别行了专题分享。此次会议标志着西北AL型淀粉样变诊疗向着规范化、精准化迈出坚实一步。
BMC Medicine:感染科何英利教授/赵亚磊博士发现肝衰竭的关键分子Syndecan-1
近日,神经内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同时患有 MOG 抗体相关疾病(MOGAD)、乳腺癌及肺隐球菌病的复杂罕见病患者。61岁的患者石某以左侧肢体无力伴麻木起病,有双眼视力下降的后遗症,结合血清 MOG 抗体强阳性和头颅Flair表现,确诊为 MOGAD复发。该患者既往有乳腺癌,同时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活检证实和血清学结果确定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在门诊由神经内科罕见病团队马雪医生接诊,随后收治于陆港院区神经免疫罕见病亚专科病房。由党静霞教授和秦星医生牵头,迅速启动MDT制定治疗方案。经过 1个多月的综合治疗,患者取得显著疗效。该病例的成功处置,彰显了神经内科在神经免疫罕见病精准诊疗领域的总实力,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疑难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3月11日,眼科裴澄主任在门诊上接诊了一位特别的“小患者”,是一位2个月12天大的婴儿,孩子的家长因发现其瞳孔区发白2天而来院就诊,经过详细的眼科检查,孩子被确诊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及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裴澄主任医疗组在术前组织了多学科讨论,邀请麻醉科、儿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这位患儿在一附院能得到最好的治疗。3月13日,由眼科裴澄主任主刀、郝扬医师作为手术助手及主管医师程英的协助下,在眼科手术室进行了全麻下的双眼白内障摘除术,手术顺利完成,2个月的小勇士闯关成功!
重症医学科近日成功召开“移路同行,植入新生——肺移植患者多学科管理MDT论坛”。本次论坛首先由胸外科李硕教授、重症医学科闫晋琪主治医师做了专题讲座。论坛上,来自我院肾移植科、影像科、病理科、普外科的权威专家围绕着病例分享了肺移植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临床经验。石秦东主任及张广健主任在总结中提出: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移植只是开始,如何提升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对患者进行长程管理,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和紧密配合。长期以来,重症医学科亚专业一直和胸外科移植团队密切合作,在肺移植患者术前的ECMO桥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肺移植术后患者感染、排斥的长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使多例患者重获了新生。
3月21-23日,由陕西省保健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办,心血管内科心超室承办的“第二期负荷超声临床技能培训班”成功举行。来自西部三甲医院超声科及心内科的17名业务能手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院长强调在我国积极推动心脏负荷检查的重要意义。培训班分为理论授课、带教老师手把手带教、患者检查过程分享、学员上机操作并测试(志愿者)等几个部分。此次培训班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心血管内科临床与超声专家的积极倡议和支持,预示着我院心血管无创功能影像技术特别是超声心动图技术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3月20日,心血管内科4病区开展了首例心脏介入日间手术。首例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董某,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伴左侧肩背部疼痛,2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并较前加重,于当地医院看病,诊断为“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区郭宁主任评估患者病情后表示患者目前身体状态良好,可考虑为患者行心脏介入日间手术以缩短住院时间,解决患者困扰。3月20日,郭主任带领心血管介入团队在门诊导管室为董某实施手术 ,手术时间50分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良好。3月21日上午9时,患者顺利办理出院 。
4月3日,凤栖山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内松柏苍翠,清风肃穆。我院器官捐献科、医务部、肾移植科、眼科党支部及团支部,联合省红十字会第二、第五党支部及陕西省红十字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生命·希望”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由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洁主持,50余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红十字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代表参与,向捐献者致以深切追思。凤栖山人文纪念园红十字志愿者缓步上前,向纪念碑敬献花篮。OPO协调员张漪作为党员代表发言。 在“现场志愿登记”环节,党员干部带头扫码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20余名志愿者现场完成登记。
3月27日,学工办联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举办首期医学+X思维碰撞营。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苏翔、副教授王红、辅导员田宇欣,我院学工办主任王蜜蜜、副主任李诚杰及两院40余名研究生代表参与活动。活动由生命学院影像所学生党支部书记张宝宸主持。苏翔副书记强调本次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打造激发创新潜能的交流平台。王蜜蜜主任介绍了医院学生工作开展情况,重点阐释了打造医学+X思维碰撞营的初衷。王红副教授作《AI在医学成像及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主题分享。自由研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观点交锋不断,既有工科生对医学需求的深度挖掘,也有医学生从临床场景出发的技术构想。双方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4月2日,东院区组织并且开展“宣传赋能 推动发展”主题培训活动。特邀西安大兴医院党委副书记梁红娟、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东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高渊授课,东院区副院长吴大鹏、总院区宣传部部长王睿及东院区科室主任、护士长、宣传员等参加活动。梁红娟副书记以《医院宣传工作的做法和思考》为主题,分享大兴医院“贴标签、讲故事、做系列、带队伍”的宣传策略。杜兆江主任以《从低谷走出 向未来奋斗——科普与志愿服务是团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为主题分享宣传与科普工作经验。高渊主任分享东院区心血管内科通过渭北心血管论坛、网络门诊、三大中心建设等特色服务增强群众黏性等。王睿部长以《关于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为主题,指出医院发展进入快节奏,宣传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吴大鹏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科室敢于亮家底、善借新媒体、乐享传播力,破除“等、靠、要”思维,自主挖掘学科亮点,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发展动能,力争年底交出满意答卷,实现“人人都是宣传员”的破局目标。
3月24日至4月1日,教学部组织干部分4组深入10个重点专业基地,开展首轮院级结业理论模拟考核的反馈与督导工作。在为期一周的走访中,教学部干部与各专业基地主任进行了面对面沟通。李雁部长深入肿瘤放疗科、儿科、妇产科专业基地与主任面对面沟通交流。各专业基地主任均表示,将积极努力配合今年住培结业考核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备考工作,为稳步提升我院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贡献力量。相信院科两级同心协力,定能为逐步提升我院2025年住培结业理论首考通过率奠定扎实的基础。
3月28日,学工办主任王蜜蜜、副主任李诚杰及30余名在读研究生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开展访院拓岗专项活动,当地考验查证医院建设发展状况,深化就业合作。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张良希望双方在人才教育培训和实习就业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学工办王蜜蜜主任表示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发展迅速、实力丰沛雄厚,相信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到院工作,希望今后能够建立常态化的就业招聘合作机制,一同推动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人力资源部主管刘护平重点介绍了医院招聘政策、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情况。同时,学工办邀请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来院召开专场推介宣讲会,赴创新港参加3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千家单位 万名学子”春季综合类双选会等活动,为学生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3月29日下午,学生工作办公室成功举办了五育工作坊——美育实践系列活动之咖啡文化沙龙。学工办王蜜蜜主任表示学工办始终致力于通过多样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助力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鼓励同学们借此机会缓解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压力,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活动中,专业咖啡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咖啡文化讲座。从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工艺到意式咖啡的萃取技巧,生动地讲解了咖啡背后的故事与艺术。同学们在咖啡师的指导下,亲手尝试了意式咖啡的萃取与拉花制作。
3月28日,幼儿园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举行了“牙小俑奇幻之旅”亲子体验活动。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高琰表示“牙小俑奇幻之旅”口腔科普教育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口腔健康科普教育场馆,借助创新融合数字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构建沉浸式口腔健康科普新生态,大力推动“科普+教育+科技”跨界融合。幼儿园园长石朝霞希望借助这里丰富的科普资源、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讲解,为孩子们提供更生动、更全面的口腔健康知识,完善“健康+”园本课程教学体系,努力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家长和孩子们化身“护牙小侦探”,分别参观体验了牙刷手工坊、全生命周期健康等五大主题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