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几天前,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公布了两起美对我大型科技公司机构网络攻击事件。
小编统计最近两年美国的网络攻击事件发现,美国发起攻击的主体正在出现变化,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央情报局(CIA)等,美军开始慢慢的变多地对外国发起网络攻击。
美国司法部门的情报机构,包括联邦调查局(FBI)和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局(ONSI)
这一点在美国的政策中也能找到印证。在美国今年新发布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实施计划》中,“美国国防部”出现的次数相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
新增的部分,提到要落实《美国国防部网络安全战略》,这是美国国防部首次以重大互联网空间行动为基础制定的战略。
纵览这份战略,小编发现,它的作战意味很明显,明确提到要“打赢互联网空间的国家战争,针对其他几个国家建立起不对称优势”等。
此前,美国网络司令部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了37次“前出狩猎”行动,通过向海外派遣互联网空间作战部队的方式,进行军事化的网络攻击和作战。现在,这样的行动还在加大力度。
要更深入地理解美军对网络攻击能力的重视,可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公布的这两起案件说起。
这两起案件分别涉及我国某先进材料设计研究单位和我国某智慧能源和数字信息大型高科技企业,并且遭窃取的,都是商业机密信息。
去年,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的研究发现,中国在统计的12类先进材料中全部具有一马当先的优势,并且有7类是大幅领先,包括纳米级材料、涂层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研究也成为了美国专门评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官方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参考信息。
这些材料,大多数都用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这一些行业正是美国计划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的关键行业。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美国经贸层给出的办法是,通过“脱钩断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美国军事层的想法要更直接。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专门为美国军队提供智力支持的机构——现代战争研究所。今年,该机构针对美军关于国家安全的看法做了研究,发现美国军事战略家、规划人员和作战人员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沮丧,并且倾向于采取行动。
因此,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美国军方会产生更危险的战略目标,包括“大幅削弱中国经济”“寻求两国经济完全脱钩”等目标。
数据显示,仅仅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内来自美国本土及其海外军事基地的网络攻击高达2000余次,攻击的对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主要也是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目标。
这次公布的两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点,攻击者都是利用电脑软件或系统的漏洞,入侵公司的服务器投放木马,控制公司的设备,完成窃取。
一名高中生不可能花几个晚上伏在键盘前制造出一架F-22战斗机,但足以制造出破坏大规模的公司和军事网络的网络攻击武器。
这句话,不仅是网络攻击容易发起的证明,更反映着美军发展网络攻击能力的意图。
从上面的图中能够正常的看到,美国网络司令部下设不同军种的网络指挥部。原本,这些军种都是各自负责给自己的网络作战部队提供资金。2022年,美国国会授予了美国网络司令部更大的预算权力,直接控制美军网络作战部队的规划、项目、预算和执行。
2022年,美国政府问责局的一份报告发现,由各军种各自组建网络部队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另一份对多军种一线军官的调查发现,不同军种的网络部队存在技能培训参差不齐的现象,协同作战能力也在退化。
从美国网络司令部的职位分布能够准确的看出,真正负责作战的只是一个部分,还有两个部分是网络防御部队和国家网络任务部队,顾名思义,他们主要负责防御和信息技术上的支持工作。
今年,美国网络司令部拨款近90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一个进攻性的网络站点平台。与此同时,在今年的美国国防预算案中,多个用于建设网络武器的项目都明确提到,要将进攻性网络纳入实际的作战行动,打造致命的网络作战工具,实现全方位的网络进攻行动。
美国之所以要这样二元划分,是为了方便自己随时捏造“安全”的理由对其他几个国家发起网络攻击,因为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有罪推定”的方式——小编梳理美国发起网络攻击的流程后发现,只要它认为对方“可能”对美国形成安全威胁,就会单方面发起网络攻击。
这一次,美国为自己的竞争利益,对中国企业发起网络攻击,窃取商业机密,明显连美国自己的“合法”理由都不符合,这也将美国二元划分网络攻击的虚伪之处彻底揭露了出来。
这也再次说明,美国打压中国的险恶用心没有一点改变。竞争不过就偷就抢,这是强盗的本质。
caidgtp是最大的信息泄漏软件,它储存的信息越多才越聪明。如果这种应用普及的话,人类世界将是透明的,没有一点隐私[灵光一闪]
把网一掐,什么攻击也就停止,这么简单的事算事儿吗。科研单位一律用内网,一般大公司都是这样啊。